我将全程都录了下来,以后戏瘾来了,还可以慢慢听。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宗旨,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应该干什么的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问题,切实做到心里尊重人民、脑中装着人民、热情关心群众。在突破提升中彰显担当,发展始终是当前的中心任务和重中之重,在向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每个行业领域、每个地方部门都要突破提升、奋勇争先
会议强调,中央环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形成共同履职、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我市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会上,市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办、市禁烧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和市生态环境局分别通报了全市整改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潜江新闻网讯 11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环保督察整改、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污染防治攻坚战暨主题教育环保问题整改督办会会议强调,中央环保督察、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坚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形成共同履职、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确保我市全面完成各项整改任务。潜江新闻网讯 11月5日,我市召开全市环保督察整改、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污染防治攻坚战暨主题教育环保问题整改督办会。
会上,市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办、市禁烧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和市生态环境局分别通报了全市整改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闭幕式现场还展演了来自荆门市艺术剧院的反腐题材花鼓戏《戒石碑》。围绕建设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潜江正依托曹禺名人效应,以花鼓戏为载体,打造城市戏剧品牌,建设戏剧之都,提升对外知名度和文化软实力。
一部优秀的戏剧精品,不仅可以发展地方剧团,弘扬地方剧种,还可以扩大当地影响,引领时代风尚。1990年,该剧团根据曹禺名著《原野》改编的荆州花鼓戏两上北京。2012年,在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时期,潜江另辟蹊径,保留公益事业单位性质,市花鼓剧团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构--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2016年,新编《焚香记》首次亮相全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获万千好评。
年均演出超过200场次,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目前,该剧团拥有国家一级演员5名、国家一级作曲1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演员60余位。
坚持送戏进城乡每年演出120余场,惠及群众30万人。青年演员答沙、付潜芬、谢婷婷与此同时,通过开展戏迷潜江等活动,扩大花鼓戏在江汉平原的影响。1984年大型现代戏《家庭公案》晋京演出引轰动。其中,30余台戏(次)和100余人(次)分获国家、省级艺术奖励。
在创作大型剧目的同时,潜江还抓住经典小戏的生产,先后改编了《拦花轿》《王瞎子闹店》等一批折子小戏。在湖北花鼓戏的发展史上,潜江功不可没。2014年,出资50余万元打造青春版花鼓戏精品剧目《五女拜寿》,获省地方戏艺术节演出金奖。2018年,潜江创排现实题材花鼓戏剧目《河西村的故事》,在第3届湖北艺术节压轴展演,在第12届中国艺术节上荣获全国最高艺术政府奖一一第16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奖,并在全省全国巡演,开创了湖北地方戏剧发展史之先河。
1956年,潜江成立市花鼓剧团,在60年代初,创作现代小戏《拦花轿》为朱德等中央领导演出。1996年将《原野》复排为《原野情仇》,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倾情演出创作不断,精品频出,院团不断发展壮大。
开展戏曲进校园、戏曲夏令营、学生进剧场等,让花鼓戏人人喜爱和传唱。《原野情仇》剧照在电视普及的90年代,传统戏曲出现衰败气象,观众流失,许多院团难以为继。
在时代长流中,潜江去粕存精,加快创新步伐。1975年,移植现代戏《平原作战》赴京参加全国文艺调演。《生命童话》剧照围绕花鼓戏传承保护,潜江每年拿出10多万元返聘国家一级演员胡新中、李春华退休后在潜工作。湖北省花鼓戏艺术节接连在潜举办,这是对潜江多年来传承花鼓戏、弘扬传统戏曲艺术所作贡献的认可。花鼓戏已然成为潜江乃至湖北的一张靓丽地方文化名片。2015年出资80余万元改编传统经典剧目《秦香莲》,入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并获国家专项资助
市委书记吴祖云为苏湖渔场指明破题路径。吴清兵表示,下一步,渔洋镇将继续扛起责任抓整改,拿出硬招抓落实,真刀真枪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历史遗留生民困苏湖渔场是渔洋镇镇办渔场,由于特殊的体制原因,渔场1983年通电至今未进行电改。仅有的5台500KVA变压器、8000米低压线路,不仅供电半径过长、电损严重,而且因自管自修产生高额费用,农户承担的电费就高达9毛/度。
按照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渔洋镇不等不靠抓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啃下硬骨担使命今年,全市上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为苏湖渔场的历史遗留问题带来转机。
与此同时,渔洋镇在电力改造项目完成之前,每年向市财政申请10万元对苏湖渔场进行电价补贴,切实承担起群众支出的高出电价部分,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为民解困。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李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批复了。近年来,为解决渔场农户的实际困难,渔洋镇政府每年拨付5万元用于渔场电力补贴,降低群众用电成本,并新增多台变压器,提高电压。由市供电公司负责,加大争取力度,确保在今年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纳入全省计划库予以实施。
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会、镇党委班子逐村开展大走访、党员积分制管理星级化考评连月来,渔洋镇还通过一次次学习、一项项活动的开展,多措并举,真抓实干,推动主题教育在该镇全面开展、落地开花。该渔场总户数310户,总人口1300人,有6800亩生产面积,其中大鱼池有118个。
渔洋镇供电所所长廖进发介绍,该项目包括新建改造10KV线路2.86公里,新建配变5台,新建改造低压线路11.42公里,总投资181.6万元。多年来,因生产生活用电日益增长,电力设施日益老旧等原因,产生了电压低、负荷重、电费高、用电安全风险高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困扰渔场几十年的用电难题终于解决了。渔洋镇党委书记吴清兵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整改问题10余项,剩余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这些措施虽将农户的电价降到了7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支出高电费的压力,但对于整个渔场的电力配套、电力安全却无法有效保障。严义成介绍,周边村落普通居民用电仅5毛/度,几十年来,渔场农户被高额电费压的不堪重负。11月2日,渔洋镇苏湖渔场农户严义成告诉记者,在今年我市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困扰该渔场30余年的用电安全、高电价等历史遗留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主题教育见真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渔洋镇将推动主题教育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梳理出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化解了如苏湖渔场电力改造等一系列民生难题,使老百姓的大量诉求在基层就得到合理解决。
项目实施后,将有效解决苏湖渔场的一系列用电难题。通过多方积极争取,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已纳入省电力公司2019第4批项目清单,目前工程材料已进入招标程序
市委书记吴祖云为苏湖渔场指明破题路径。按照为民服务解难题清单,渔洋镇不等不靠抓紧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潜江新闻网讯(记者 李理)苏湖渔场电力改造项目批复了。渔洋镇党委书记吴清兵介绍,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整改问题10余项,剩余项目正按照计划有序推进。
© 1996 - 2019 夙夜在公网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小天竺路